科室介绍
神经外科在外科各个领域中,是历史最短,发展最快的学科之一。迄至20世纪初期,已经有了较为完整的系统理论。解放前,我国的神经外科几乎是一片空白。
自新中国成立直到改革开放前的近三十年中,以华西医院的丘褆光、高立达、廖文满,邱绪襄等老师为代表的一批神经外科医师,在科技领域几乎处于与外部世界隔绝,极为艰难的环境中,不断探索,不断进取,为华西医院及省内外神经外科的发展,作了大量开拓性工作。
2005年,华西神经外科完成了学科建设的重大改革——细分亚专业。在当时的中国的综合性超大型医院里,完成真正意义上亚专业划分的,华西神经外科是唯一的一家。从此,华西神经外科走上了快速发展的道路。十余年来因这一重大举措,科室在医、教、研、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诸多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目前我科共有医师52人,其中正高职称15人,副高职称14人,中级15人,有博士学位33人。科室共有博士导师8人,硕士导师16人。其中上锦院区共有高级职称9人,中级4人,博士生导师3人,博士学位14人。华西神经外科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学位(1986年)、硕士学位(1981年)授权点,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神经外科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科室目前有充足的人才储备及可持续发展的人才梯队。近年来,科室承担国家、部、省等各级科研课题70多项,共发表论文700余篇,其中SCI论文200余篇。主编、参编专著20多部,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15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部级8项,包括中华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与数家国外医学中心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
目前,神经外科分为脑脊髓血管疾病、前中颅底疾病 、后颅底疾病、神经胶质瘤、脊髓疾病、颅脑创伤、功能神经外科、立体定向放射神经外科、小儿神经外科、神经介入等十个亚专业。科室现有正式床位294张,其中上锦院区114张,另有神经ICU床位20余张,用于康复及后续治疗床位100余张,是西南地区最大的神经外科基地。专业细化、专病专治、多学科联合攻关、规范化医疗及手术管理等举措,使科室越来越成为疑难重症神经外科疾病诊治的中心,疾病构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复杂颅内血管病、颅底肿瘤、脑深部病变、功能神经外科、复杂颅颈交界区病变等,成为了治疗的主体,超过手术病例的70%以上。在颅脑外伤、癫痫外科、颅咽管瘤的基础与临床研究、环枕部先天畸形的外科治疗、脑血管病、帕金森病等功能神经疾病的治疗等方面,处于国内先进水平。
医疗概况:科室现有正式床位294张,其中上锦院区114张,另有神经ICU床位20余张,用于康复及后续治疗床位100余张,并与成都市内多家医院建立双向转诊,病员来自全国各地。神经外科年门诊量接近7万人次,年住院病人1万余人次,年开颅手术量6799台,伽马刀及血管内介入手术2000余台,年总手术量9000余台。
重点学科:2011年获批国家卫生部重点专科。在全国各级学术团体任编任职18人次,包括中华医学会、中国医师协会、神经肿瘤专委会副会长、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等职务。在省内各学术团体任编任职20余人次,包括省市神经外科专委会主任委员、副主任委员、常委、委员等职务。在2010年起评的“复旦大学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和2016年起评的“中国最佳临床学科评估排行榜(北大版)”上,华西神经外科均长期位居全国第三名。
医学教育:华西神经外科是国务院首批批准的博士学位(1986年)、硕士学位(1981年)授权点,也是中国西部地区重要的神经外科博士研究生培养基地和博士后流动站。目前我科在读研究生73人,硕士37,博士36人。2016年成为全国第二家获得世界神经外科联盟(WFNS)认证的继续教育培训中心,至今全国也仅有三家,每年招收2~4名来自全球各地的进修医师。
临床科研:2005年细分亚专业后,华西神经外科承担国家、部、省等各级科研课题共140项,累计经费3569万。共发表论文870篇,其中SCI论文474篇。共获得专利33项,其中发明专利17项。主编、参编专著20多部,获得各级科技成果奖15项,其中国家级4项,省部级8项,包括中华医学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和二等奖,华夏医学科技奖二等奖等。